English

电子图书 谁在挡着我的路?

2001-03-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陆杰 我有话说

电子图书可以说是当今国内外出版界都在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关注焦点不等于市场份额,虽然已经有史蒂芬·金RidingtheBul?letin发行当日40万次下载量等成功的先例,然而这些成功与其说是电子图书的成功,不如说是“尝鲜心理+作者作品”的成功。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电子图书被人们尝试过之后就被束之高阁、电子图书的购买方式——付费下载被习惯于免费的人们在责难着、在电子图书市场开拓前卫的出版商时仍然把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图书上……

便捷的检索功能、海量的信息存储、低廉的内容成本、环保等等等等——电子图书的好处不一而足,可有这么多优势的电子图书为什么还是不能普及起来?是谁在阻挡着电子图书推广的路呢?

是读者的阅读习惯还没有适应电子图书这种新型的媒介吗?我认为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IT技术和产品,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是技术发展滞后妨碍了电子图书的推广吗?我们从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两个方面来考察这个问题:

从软件技术上来说,虽然最终的电子图书标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没有形成最后的标准,但是在国外的美国出版协会(AAP)等机构以及Microsoft、Adobe等软件巨头的倡导下,已经形成了一套通用性很强的标准,厂商们也推出了诸如MSReader、AcrobatReader等阅读工具和各自的文件格式。国内则有阿帕比(Apabi)、“掌上书房”等电子图书方案。Microsoft的ClearType技术、Adobe的PDF文件允许跨平台、字体无关的阅读、打印、链接和搜索,这样的技术给读者提供了包括视觉、检索、备份等多方面的便利,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读者对于电子图书功能上的需要,在未来一个较长的阶段内,笔者认为目前电子图书软件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对于读者来说也是足够的。

是电子图书软件系统的版权保护能力太弱吗?几乎所有出版商都在为电子图书盗版的猖獗叫苦不迭,上文中提及的史蒂芬·金创纪录的小说RidingtheBul?letin发售不到两天,40位的加密文件就被破解。一位加密技术公司的发言人说:“任何一种数字加密技术都不是百分之百地安全可靠”,如此看来,加密技术还不能根本解决电子图书的盗版问题。可是,虽然解密后的电子文件比传统的纸媒介图书容易被复制,但解密的难度却大大超过了盗版纸媒体图书,二者是大致可以抵消的。盗版没有挡住纸媒体图书的发展,难道会成为电子图书发展的致命障碍?

硬件技术会阻碍电子图书的发展吗?目前来说是的,终端设备的昂贵、移动性差、阅读成本高等问题使电子图书仍然还只能是温室中的试验品,不能和纸媒体图书、报刊一样方便地被阅读。可是,硬件的问题解决了,电子图书就能够得到普及了吗?假设现在的电子图书阅读器能够像报纸一样地折叠、携带,电子图书的市场就能够发育起来吗?

一种产品要在市场上成功,除了自身的成熟之外,还必须有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范。如果抛开电子图书自身的缺陷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如盗版之类的表象问题,我们会看到电子图书在市场层面上的一个致命缺陷:没有实际可操作的成熟商业模式!市场的原动力是利润,如果没有一套合理可行的利润分配模式来调配整合各种资源,市场机制就无法发挥其作用,整个产业也不能形成自己的规范。这样,产供销的环节就始终不能连接起来,市场也就不能进入正常的运转。作者—出版社—销售商之间没有明确合理的创作—制作—销售模式,电子图书的供应就始终不能进入正常的市场轨道,谈“电子图书的普及”也就成了沙台筑塔。

目前国内与技术相配套的电子图书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北大方正的“阿帕比”(Apabi),Apabi代表Author(作者)、Press(出版社)、Artery(网络书店)、Buyer(读者)、Internet(互联网),以互联网为纽带、eBook贯穿始终,把传统图书产品供应链整合起来。目前方正提供电子图书的网络空间,出版社把自己的图书转化成为CEB格式之后放在这个服务器上供读者下载,下载之后的文件根据本地机的硬件配置生成一个唯一的注册码以确保不被非法拷贝。

Apabi与方正激光照排的联系使旧有的照排格式可方便地转为需要的格式,方正激光照排占全球华人出版市场的80%,这无疑是方正得天独厚的优势。方正只提供电子图书解决方案而不参与制作发售。更重要的是,Apabi不仅仅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在其中已经孕育了未来电子的经营模式和产业环节连接方案的思想。而正是因为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市场基础的方正可能成为电子图书领域的规则制定者。

第二种是辽宁出版集团与美国泰通公司联手推出的电子阅读器——“掌上书房”,他们计划建设大规模的中文电子图书下载网站,首批提供5000种图书,给“掌上书房”内容上的支持。

第三种是博库网的“电子出版平台”,它是出版社电子版图书的网上销售平台,为出版社免费定制主页,供发布可供书目等信息,出版社保留版权,博库在平台上销售,双方分享收入,电子版权仍由出版社拥有,博库只负责销售。

从这几种电子图书的解决方案来看,虽然各自有引人瞩目的特色,但实际可行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真正形成。目前除了以上说的三家企业,国内不少机构和企业都瞄准了这块市场,国外的软件巨头更是财大气粗、来势汹汹,整个电子图书市场呈现群雄纷争的局面。笔者认为:商业模式的问题不解决,任何技术方案都是零。与其谁都不服谁地争吵谁是业界的标准,不如扎扎实实发挥自己的优势去摸索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电子图书商业模式,谁的模式被接受谁就有资格制定业界的标准——用实力说话的声音永远要比争吵更响亮。

电子图书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和习惯的问题……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